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分析选择大学及专业的“手段”上好大学也是有窍门的

2017-06-26 艺考知道▷ 51美术高考网

///  文 章 底 端 黄 金 广 告 位 招 租  ///



我们的教育制度让绝大部分的学生在

高考结束之前只知道怎么考试,

从来没有了解、

考虑过大学和专业的事情,

加上志愿填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所以有可能失误,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尽可能的希望大家避免这些问题。


供参考!






选择学校



如何填报性价比最高同时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建议大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根据你的分数筛选出所有你可能上的最好的学校

高考前后学校一般会发那种以往高考分数线的资料,非常全,就从那里着手,拿起你的红笔,一个一个勾选出来,并按照自己喜好一一排列出来。


2. 上网去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排除那些你绝对不会去的

考虑你喜欢的学校,除了那些你不靠谱的道听途说的学校声誉,你一定要好好的去了解下这个学校的各个方面: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确定出一个名单出来。

确定好了心仪的几个学校之后,开始用数据更精确地确定那些你能上的学校。


用什么数据?

①  往年的录取线和一本线(二三四专以此类推)的分数差(你还可以多统计几个数据出来,这个时候,学习的数学就派上用场了),对比你现在的分数和今年一本线的分差,通过对比,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 ②  往年的一分一段。高考成绩出来后,教育局一般都会发布本省的一分一段线,你通过观察以往录取分数线在全省的大致排名,弄一个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出来,然后对比一下你现在的分数在一分一段中的排名,综合大致确定你能不能上。当然,这里说的是针对报考本省学校的同学,对于报考其他省市的同学,也是可以的,道理类推.; ③  观察下新闻,一般来说,本省的一些比较有名的报刊会报道一些预估分数线,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参考性的,但是不要盲目相信; ④  密切关注你所心仪学校的招生政策,比如这个学校今年在本省,在其他省市招的学生有多少,在你所在的省招的学生占所招学生的比例,然后你再根据一些数据,比如上面提到的分差,一分一段等大致算出你是否能上,我想,学了三年的数学,做这么点简单的数据统计还是蛮简单的吧,一般来说也就是算平均数。


3. 筛选出了几个学校,但是互相有纠结,怎么办?

通过身边朋友或者网络找一下这几个学校的校友QQ群或者微信群,认识下学长学姐们,听听他们的建议,比网络上的文章往往更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了解实际情况;记得要多问几个哦,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

注:这条道理同样适合于专业填报。



4. 成绩不好怎么,复读还是走了算了?

这是一个关于权衡的问题,只能你来回答,花一年的时间,你是否真能考到你想去的学校。但是我也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和亲身经历让各位参考下。我当初考试之前说了,即使是三本,我也会走,因为我笃信一个道理,个人的才能与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等我上了大学之后,我的这个观点更加加强了。

除了上面这个原因,我还很看重的是:我不想再浪费这些时间再读高三了。我想早点出去实现我的理想。

所以,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如果你考的不是很好,我建议第一考虑走了算了。


那么走到哪里去?

我的想法是,到那些周围有重点高校的地方去读大学。为什么?中国重点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普通一本相差很大,更别说二三本了,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假使你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你也可以就近利用他们的资源,但如果你相隔很远这样就困难些了(不过你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公开课,学学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想学总有机会)。大学都是很开放的,什么课你都可以随便去上,而且从来没有点名,你这门课比教室里一般人学的更好,你的自信心更强了——我比你们所谓名校的学生学的更好。你和那个学校的学生关系搞好了,还可以借他们的学生证等去享受图书馆等更多资源。这就是大学开放的好处吧。


但是,我还是有名校情结怎么办?

提供一个不常规但切实可行的方案:你可以先进入一般的学校,同时在学校多努力学习,本科就转到国外学习,我身边也有从专科学校转到国外著名大学的例子。总的来说,只要你想,你就能。

还有一些特殊的招生机制,比如武汉的共建生等等,我想各个省市可能也会有,当你考试失利的时候,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

最后提醒一句:学校不是关键,学习才是王道,你最终被身边朋友、用人单位认同的,只有你的能力。在读了4年大学,工作了4年后,深感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



选择专业



选专业也很重要,但也不要看的那么重要,因为专业不是学习的限制,也不是工作的限制,你对学习的渴望才是。


1. 如果想去的专业分数线不够怎么办?

首选必须要科普一下的就是,学校的录取线和各个专业的录取线是不一样的,录取线是这个学校的所有专业最低的录取线。如果你要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同时还要看看专业录取线。所以,如果你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又很想上这个学校,最好服从专业调剂(事实上其他情况最好这样,调档后很难堪),保守地说,即使上不了那个专业,至少还可以上那个学校,进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也是可以的,很多学校换专业还是比较简单的。

根据我们辅导员亲身经验来看,你要想转专业,一定要做好这么几个准备:一是你的成绩要尽量的好,这样其他专业的学院接受你的可能性更大;另一个就是你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转专业,这样老师在问你的时候,你就不至于答不上来。

我这里还可以给出一个特殊的例子让大家学习学习,之前有一个学长(后来去美国留学了),他当年大三的时候都能成功转专业(一般在大二前),他的策略是直接跟接受方说他所在的院已经同意了,跟本院的老师说接收方也同意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主要是想说明,你想做的事情,你总能找到办法。


2. 兴趣第一,不要听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的去报什么热门专业

你要记得,你要去的专业,选择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你自身的兴趣,其他只能参考,不然你可能会后悔一生。相信我,一生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奋斗才可能快乐。况且,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好找工作,因为大家都去了,人才过剩怎么可能好找工作,冷门专业,或者说是不那么热门的专业,也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的,比如我们这个计算机专业,只要你不是太差,在一个一线城市,找个工资6000以上的工作不是太大的问题,有以往数据为证。所以不要被热门两个字给欺骗了。

爸爸妈妈们一般都不了解情况,他们多数只是从一两个单一的变量考虑问题,即使他们的心意是好的。比如此前我的爸爸总是劝我考研,我说你劝我考研的原因无非就两个:一是我们家里出来了个研究生,你面子上更有光;二是我找工作工资更高。我以实例说明,第一个实在是虚荣,第二个,我即使本科毕业,工资也能比很多研究生高,而且现在市场情况日新月异,读了三年研究生,出来工资可能比现在更低,最关键的,我不想读研。我爸爸这样被我说服了。很多人的父母也是不了解情况的,而且他们早我们几个时代所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由其形成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他们肯定是为你着想,但想的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你愿意的。而你已经十八岁了,很多事情也该自己考虑,自己负责了。

额外补充一句,我上面为什么说学习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因为我发现,工作中经常会需要进入新的领域,这个时候快速、深入的学习非常关键。所以你更多的应该将大学专业学习当作是系统的学习能力的构建,建立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面对多变、复杂的情况。



3. 如果你想学好A专业,建议你去选同样或次要感兴趣的B专业,两个专业最好性质迥异(适合叛逆的你,谨慎参考)

这一点是我上大学后体会出来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到一个专业不是更能学好的?事实上以我在大学和观察别人的经历来看

 你最想去的专业往往和你所想的不一样,有很多你不感兴趣的东西,有很多羁绊你的非学术性的东西,有很多设置并不合理的东西,所以最好别去免得失望;

 我发现业余反而能学的更好,爱因斯坦不是说业余时间才是真正将人拉开距离的吗?上了大学,我觉得这句话还真是有道理,我就认识很多其他专业但是把某一个自己感兴趣专业学的比那些专业学生学的更好的同学,这些人是榜样,你们可以学习; 

③  处在专业之外,你对那个专业反而能看的更加广阔,我不能完美的解释这点,可能是眼界不受限制吧。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大学专业,我会选择去音乐专业,然后业余时间把计算机学好,有哪些好处?我既满足了我的专业兴趣,又满足了我的艺术兴趣,我把计算机学好之后,那种文理兼通的精神优越感会让我有更多自信,比本院学生学的更好也让我有更多自信,更多自信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个人未来发展的路会更加宽广、多远;同时,经常两个院跑,防止你变成宅男或者宅女(这对个人发展实在很有害)。


|



上大学前



1. 这个暑假,最好学一门乐器或者其他的特长

考完放松是必须的,但玩出点名堂最好,学一门乐器就是不错的选择。音乐是非常美妙的,会一门乐器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又上了一个档次,你的眼光又会上一个档次,你的机会的数量也会上一个档次,其他的我不多说,至少,把妹更加有筹码。本质上,会乐器给了人不一样的眼界,如果你渴望突破,从学习乐器开始。


2. 不要抱着大学是好玩的地方的观念,但要会玩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大学好玩的观念,是因为我们老师、父母等各方面的潜在错误观念影响——你就给我好好考,考上个好大学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让我来告诉你真相: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高中以前的知识非常基础,知识量也很少。到大学了你会发现,以往一本书拆分为几本书用几个学期来学,现在一个星期学一本书是很正常的,虽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但累计学时是这样的,再也不会有大量习题。不过不要被我说的吓到了,通过课程是很简单的,我想要说的是多靠着那些自由时间,多学学,图书馆真的很美好。大学这两个字你应该扩充开来看,大学:大量的自学!

如果你真的执行好了这点,你的能力、成熟度是可以远超你的年龄的。

当然,除了书本知识,交往沟通等情商方面千万不能落下,情商高低更多决定了个人的发展空间。



3. 不要相信某些学长学姐说的大学不挂科就枉读了大学,但是要相信:跷课是一定要的!

在高中,挂科没什么问题,成绩好也顶多就是高考能考个好学校,但是在大学,你要是挂科了,你很多东西就没有了。首先奖学金一定没有,然后保研资格也没有了(如果你想读研究生的话),你做交换生(去其他国家,港澳台等做交换生)的资格也几乎没有了,等等等等。大学考试,本来不难,最好不要挂科。

那么为什么要逃课呢?大学也有很多老师讲的课并不好,再就是有的课开设的并不好或者你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有时候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我强烈建议你去跷课。跷课去做什么?要么去听其他讲的更好的老师的课(一门课有很多老师在上,你不一定要去学校安排的教室去上课,学到知识才是最根本的),去图书馆自己学习,甚至可以去当地最好的学校上课(大学是没有限制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室上课),但千万别跷课去打游戏睡觉。

就算你逃课,也要逃出点名堂。


4. 把英语学好,上大学后多听听讲座、读读书

英语不是一门苦逼的课程,而是一扇窗,这扇窗通往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英语是最通用的语言,所以重要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用英语写就的或者有英文版,最厉害的人也往往都懂英语。

再说讲座,大学的讲座一般不会那么专业化,所以其启蒙作用非常明显,认真学习,你被掩盖十几年的心门就会打开,我主要指思想上的,那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生活中,社会里原来有这么多和理想不一样的地方,雷锋其实是装出来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华佗这个人,什么地震仪都是瞎扯淡等等,了解这些有助于你独立思考。

希望大家多读书的原因是希望你们能尽快摆脱我党从小的教育灌输给大家在思想上带来的毒害,学会独立思考,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等等。文科生多学学理科知识,理科生多补补文科知识,完整自己的知识架构,学会理性思考。

就算我工作几年,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认知被重新刷新的感觉。人类历史积淀的智慧太深厚了,始终要怀有学习的心态,更别说我们才刚刚开始;而每一次认知刷新,就是自我突破的最好节点。


5. 无论是什么专业,学学计算机吧

学习计算机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计算机应用,一般的office软件,常用的工具;二是学习编程;

对于第一点,无论什么专业,你都离不开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基础的意义不明而喻。计算机是一个工具,互联网是一个金库,计算机就是获取这些金库的工具。当然你得谨慎,平衡好诱惑。

对于第二点——学习编程,也是我想强调的一点:编程能教会你思考,看看http://code.org出品的这个视频 code.org-码农的春天(中文字幕)_土豆视频 (原标题是:编程,学校不会交给你的课程),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现身说法,我就不赘述了。

|

最后:

保持警醒,每隔一段时间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吗?

大学是改变、提升自我的黄金时光,真的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我建议,不如就现在,写下你对自己的期望,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必要的时候更新一下。

希望将来的学弟学妹有个更好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不至于悔恨。


毕业季!

尚聘网约你会见

艺术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各种职位~

美术生再也不怕找不到工作了……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或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发布

联系人:彭英

联系电话:13910182576 / 010—64224560

网址:http://www.17fashio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